close

最近很流行的四個字『節能減炭』,對於有在下廚的主婦而言,本來就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。

為了守護家人,要讓每個人吃的健康,吃的均衡, 每每都得用心計較。然而,這樣就一定需要大費周章嗎?

不不不,主婦日理萬機,一定要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,要不然時間那夠用呢 ? (嗯嗯, 是說自己的時間管理也實在是不怎麼樣啦~)

於是,有一些偷懶的小撇步是一定要用上的。最好畢其功於一役,同時能夠滿足一家大大小小的需求。

在夏天,在我家跟娘家常常出現的食材就是綠竹筍,頻繁的程度是每2、3天就有新鮮的綠竹筍出現。

這是親親外公自己種的綠竹筍,就是因為這樣,我們才能夠幸運地可以竹筍吃到飽。




不知在N年前,我的爸爸就跟我的伯父們一起用我爺爺留下的坡地種起了綠竹筍,於是這10年以來,我們家夏天就不愁沒有蔬菜可以吃。

通常我媽會把老爸摘回來的竹筍依照等級分別處理。漂亮的拿來水煮,可以做涼筍;其他的可以炒竹筍;也可以拿來煮竹筍雞湯;剩下的處理過後拿去頂樓曝曬做成筍乾。

當然,分送親戚朋友也佔了一部份。

身為女兒賊的一員, 老媽常常都會一併把處理好的涼筍或者炒竹筍拿給我。涼筍我通常都是直接沾著Costco買的日本柴魚醬油來吃。

炒竹筍我專門拿來帶便當,我認為它真是夏日帶便當的最佳蔬菜。不管是用蒸的或是微波都不減其風味,也不會黃掉,吃起來甜滋滋的,吃再多也不怕胖。

而生的竹筍,我會在假日搭配雞腿肉一起煮成竹筍雞湯。除了竹筍跟雞腿肉之外,我還會加上秘密武器----“魚丸”。

魚丸哪有什麼稀罕的?

有有有,我只吃苗栗苑裡菜市場內的鄭家魚丸, 它可是我童年對於外婆家記憶的一部份。




從小時候吃到現在,它都是一樣的味道,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。嗯~怎麼說呢?有點油蔥的香味,調味調的恰到好處,吃了覺得很順口。

作法:

(1) 雞腿肉先川燙

(2) 在川燙雞肉的同時, 把綠竹筍去殼削皮切塊或切片(我是偏愛切片)。

PS: 關於”去殼削皮”這幾個字, 真的需要累積經驗,我也是自己摸索,或許可能不標準啦~




(3) 把川燙好的雞肉用冷水沖去泡沫,洗乾淨後後放入鍋內

(4) 削好的竹筍也放入鍋內

(5) 在鍋內放入適量的水(我都是放到鍋子9分滿)

(6) 開中火煮到鍋內的水已經滾了以後, 把火轉呈小火

(7) 用小火煮最少1個小時(我通常會煮1個半小時左右)

(8) 把魚丸放進鍋內,再煮10-15分鐘

(9) 加入適量的鹽巴後, 關火

這道菜有魚(魚丸)有肉(雞肉)有菜(綠竹筍),我只要再煮個麻醬麵,就搞定一家大小每張嘴。

這一鍋通常可以吃個至少2餐或者3餐, 放在冰箱拿出來加熱再吃也不減其風味,這個魚丸親親一口氣就可以吃個2.3顆, 雞腿肉也煮的軟爛好入口, 老爺子也很愛, 正餐吃不夠, 常常還要吃ㄧ碗當做宵夜, 我也樂的輕鬆, 真是皆大歡喜啊!

當然啦,我們做人要感恩,要感謝老爸辛苦種植, 我們才能吃到這麼棒的食物。

採竹筍這件事, 是需要清晨一大早就出門的。有一次我心血來潮, 跟老爸說我跟老爺子想看看老爸種的綠竹筍,老爸開口要我們集合的時間真是折騰了我, 下次我再也不說我要跟了。那麼早起床,真的就如同『今日農村』這首歌中說的:『透早就出門,日出漸漸光….』除了一大早就得出門之外,採完綠竹筍之外還要照顧我們家的柚子樹(詳情請見今日農村--採柚子), 真是辛苦他了。

老爸不是專業農夫, 種東種西是他的興趣, 他的田地就是他的playground, 裡面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 (真的, 連野薑花都有~), 這小小的興趣也嘉惠了我們這些家人,讓我們有不虞匱乏的食材可以享用, 這都要感謝我爸的辛苦耕耘,我們才能夏天吃竹筍,秋天吃柚子,吃的心滿意足的!





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crystalwater 的頭像
crystalwater

crystalwater 的天空

crystal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